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

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信物百年 | “314甲”雷达 开启中国电科服务强国兴军伟大事业新篇章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1日     浏览次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二十五集《第一部国产雷达》,听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讲述新中国第一部自行设计的国产雷达背后的故事。

雷达可以发现数千里外的目标,使其无所遁形,因而被称为战场上的“千里眼”。二战时期,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已经展开雷达对抗,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凭借雷达的预警优势,以少胜多阻止了德国法西斯入侵的脚步。但中国雷达还停留在只能看方位和距离的阶段,西方专家曾断言“中国雷达和国外至少相差30年。”

针对外国侵入我领空的高空侦察机和不断前来骚扰的飞机,1953年,新中国第一批雷达人,在南京一座小红楼里揭开了国产雷达的研发序幕。

技术突破 从零开始

1950年2月6日,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响彻上海,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不甘失败,频繁对上海进行轰炸空袭。工厂停工、基础设施瘫痪,电力设备的损坏程度高达五分之四,造成轰动全国的“二·六大轰炸”。
尽管解放军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对空监视哨,但哨兵们只能用手中的望远镜观测,毫无远程预警能力。新生的中国亟需一批先进的雷达装备,探测千里之外的动向。

▲小红楼

上世纪50年代初,南京妙耳山上的一栋两层小楼,因其外墙是独特的中国红,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小红楼”。在这里,中国电科技术专家受命仿制苏式的防空警戒雷达。雷达包括五个部分:发射机、电源设备、接收机、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显示器。

信物讲述人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讲道:“当时的研究所里没有一张雷达图纸,只有一台缺少天线的苏式雷达样机。但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天线恰好是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在没有任何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到底天线要怎么设计,研究人员只能从零开始。”
当时任研究所所长申仲义得知我国东北地区有一台类似的苏式雷达后,他立即前去观摩学习。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终于看清了苏式雷达的天线是上下排列的八木天线,也基本弄清了天线的物理尺寸。
由于天线的每个部分、每段距离以及如何匹配,丝毫的差距都极大影响着雷达的探测效果,研究所成员只能靠着分析、拆解和仿造,一点一点追赶世界雷达工业的发展脚步。
1951年5月2日,凌晨1点的小红楼依然灯火通明。经过一次又一次对比分析,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八木天线的探测距离更远,方位分辨率更加准确。在没有任何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开始着手八木天线的实验。
想要仿制八木天线,需要进行无数次调整,无数次记录。天线各振子的长度、各单元之间的距离,如何匹配,丝毫的差错都能影响到雷达的探测精度。
那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更早,在那个资源极度紧张的年岁中,研究所没有暖气取暖,炭火也都是能省则省,实在冻的受不了了,大家就在天台上围着组装的雷达跑步,一边跑步还能一边讨论雷达天线的架构。
大家凭借“管中窥豹”的思维模式,实施“反设计”。在测绘、分析、摸透雷达天线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光测绘的草图就画了不计其数,堆在一起都有半人高。就是这样不断地绘制,不断地试制,不断地改进,这一部雷达研制中最大的难关最终被攻破了。

▲314甲中程警戒雷达手稿

国产雷达诞生 影响深远

1953年,外场试验终于开始了。

由于雷达的作用是中程警戒和近程引导,试验需要一片空旷的场地,研制团队选择了在南京郊区的一个偏僻山村,这一干又是大半年,每天大伙手里拿着设备上山,当地的村民一度以为他们是“特务”。

1953年底,在经过89次外场测试后,雷达探测精度大幅提高,终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仿制成功第一部国产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命名为314甲中程警戒雷达。该雷达重达400多千克,具有80-100千米的飞机探测距离。

▲314甲中程警戒雷达

信物讲述人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讲道:这部雷达的研制成功,是我们党团结一切力量赢得革命胜利的时代注脚。”

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改良。团队人员紧接着又推出了改进型314乙型雷达,首次在国产雷达上加装平面位置显示器。这是我国第一个批量生产的雷达,发射功率提高到140-160千瓦,比苏联-8型雷达探测距离远。1955年,314乙型雷达共有84部装备部队,它的批量生产,为雷达部队的扩建和装备改善提供了物质条件。

继往开来 服务强国兴军

从第一部“314甲”雷达,到自主设计研发出“406米波远程警戒雷达”,再到掌握相控阵雷达尖端技术的“7010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中国的雷达工业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跨越
进入21世纪,中国雷达工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预警机雷达作为“空中警眼”,技术性能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新型舰载雷达“海之星”让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神舟飞天,中国实现了用全自主研发的雷达护送卫星进入轨道。如今,中国雷达技术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并在局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信物讲述人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讲道:“真正的‘314甲’雷达,早已退役多年,为了纪念它的特殊意义,中国电科制作了这部雷达模型,并永久保存在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68年前,中国的雷达工业从‘314甲’雷达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飞跃。”
1953年,成功研发新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314甲雷达;
1955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米波远程警戒雷达,是我国早期雷达网的骨干雷达;
1977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远程战略预警雷达;
1983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
1995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全固态远程警戒雷达;
2007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空警2000机载预警雷达;
2012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气球载雷达,浮空平台预警手段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研制我国第一部国产化数字阵列预警机雷达,实现“小平台、大预警”能力;
2016年,我国第一部四代反隐身情报雷达首次公开亮相珠海航展,标志我国情报雷达全面进入反隐身时代;
2017年,成功研发我国第一部机载三面阵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
……

一部雷达发展史

就是一部中国电科

服务强国兴军伟大事业的奋斗史

中国电科继承

国家电子工业科技“衣钵”

传承许党报国“红色基因”

不忘初心 矢志报国 砥砺奋进

用一型型装备 一代代产品

有力支撑了一流军队建设

今天的中国电科

作为军工电子主力军

网信事业国家队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聚焦电子装备、网信体系

产业基础、网络安全

四大领域

突出强军主责

网信主业 

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为支撑服务强国兴军事业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物百年 薪火相传 

百家企业、百年信物共同绘就着中国产业发展基因谱系图,共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前行足迹、时代记忆,生动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信物百年”是国资央企发掘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动实践。“信物百年”微纪录片上线当天,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发布“信物百年”主题纪念首日封,并在政企媒学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开展全媒体整合传播。

《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陆续在线上线下全面传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2每周一到周五晚22:00首播,次日12:50重播。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央视频、央视财经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学习时报、求是网、共青团中央、北京日报APP、全国各地IPTV等平台将同步上线播出。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还充分整合央企国企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信物百年》百集微纪录片将走进全国65家保利影城、25家华润万象影城,高铁列车电视及城市地铁,也将在国航、东航、南航的地面休息室与空中影院,三大电信央企营业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线下加油站,中粮大悦城,华润万家超市和华润置地商业物业板块等线下场景陆续展示,全面呈现红色信物故事。

打印  |  关闭
XML 地图